河北省一级雕塑企业 重点推广单位

中国20强雕塑企业 315诚信单位

安博体育app地址下载-产品PRODUCT CENTER
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王红媛|塑造时代洪流中的人民形象 凝铸跨越古今的民族精神——第十四届全国美展雕塑述评

时间:2025-01-08作者: 安博体育怎么样知乎推荐

  2024年7月8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雕塑作品展”在浙江省美术馆开幕。第十四届全国美展雕塑作品展集中展示五年来全国雕塑艺术领域的创作成果。此次展览共收到全国各地2673件投稿作品,经过评选,343件作品入选展览,其中进京作品40件。此次入选的343件雕塑作品,布满浙江省美术馆的全部展厅。作为一个代表全国顶配水平的雕塑展览,不仅入选展览的作品艺术水平高,而且展览在布展和组织工作方面也是很值得称道的,不同展厅的视觉效果精彩纷呈,体现了令人赞叹的专业水平。

  对于全国美展雕塑作品展,人们通常比较关心哪些作品入选进京?雕塑展的评选结果是否令人信服?入选的精彩之作是否足够令同行和观众感到惊喜?有望获奖的作品是否有足够高的水平能够在当代甚至艺术史上产生重大影响?除了这样一些问题之外,笔者的感受是看展览的视角还可以更开放,把这次难得的雕塑大展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和欣赏,体味它所反映的社会和文化观念的内在深刻变化。如果从这个方面来看,这次雕塑作品展给观众的第一个直观印象就是充满了许多活力,参展艺术家中青年和中年艺术家是主体,普遍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艺术家对艺术本体的认识愈加纯粹,创作热情很高,很多类型的作品都能使人感受到艺术家聚精会神、用心用力在创作。他们所尝试探索的题材和维度比较广泛。展览空间给观者一种很强烈的能量密集汇聚的感觉,一楼展出的获得进京提名的作品阵容整齐,二楼、三楼和地下展厅中的作品也有很多精彩和令人难忘之作,可谓各具特色。

  尽管在展览的座谈会上,与会的老专家对此次雕塑作品展体现出的创作现状表达了一些遗憾,但纵向来看,经历了显而易见的艺术家代际转换的新一界雕塑展,总体水平是大大超出以往的。雕塑艺术较之其他媒材的艺术形式而言技术性更强,更亟须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本次雕塑作品展上中青年艺术家在材料和形式上的创新意识很突出,形成了多种材料、多媒介、多元形式风格并举的形态。非传统雕塑材料,如玻璃钢、不锈钢、再生塑料等比之往届被更广泛地使用,这些新材料不仅拓宽了雕塑的表现形式,也为作品带来了现代感和环保意识。很多艺术家还很重视突破传统雕塑的单一视角,探索多维空间,通过立体的空间布局和多视角的观赏设计,引导观众从不同角度观看作品,丰富了观者对雕塑艺术的观赏体验。一些作品结合3D打印、数字建模等技术与传统手工雕刻技艺,创造出独特的视觉和触觉效果。一些雕塑作品巧妙地利用光影效果,通过光与雕塑的互动,创造出随时间或视角变化的不同视觉效果。在表现手法上,将抽象与具象的结合,通过抽象的形式表达具象的主题,或在具象的雕塑中融入抽象的元素,这种大大增强艺术张力手法的运用愈加成熟。刘政的《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就是这种结合新材料、新造型技术表现冬季运动项目的作品,作品富于很强的现代感和科技感。在全球化背景下,新一代雕塑家更看重国际语境,思考在全球化语境中探讨本土文化身份的问题,将中国故事和中国精神以雕塑的形式介绍给世界的创作意图非常明确,寻求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全球之间的平衡。雕塑家在此次展览上使用的创新手法使作品更加贴近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时代在前进,雕塑艺术家的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显而易见。艺术创作中,一般先有高原后有高峰,我们从始至终期待的“高峰”或许还未出现,但可喜的是,“高原”的水平已在逐步提升。

  刘政 (北京) 飞起玉龙三百万 搅得周天寒彻 雕塑 92×130×135厘米 第四届中国美术奖·铜奖

  雕塑通过形象、材质和空间感直接传达情感与思想,以中青年为主体的雕塑艺术家对时代脉动格外敏感,他们用雕塑作品记录时代的发展脉络,传递出大潮激荡、积极向上的时代声音。通过本次雕塑展上的作品,观众能够感受到艺术家对于生活敏锐的感知和观察以及他们对于时代和文化历史的深刻解读。我们正常的生活的变化、社会形态的变迁、航空航天、文化产业、工业进步、日渐远去的乡愁这一些内容都是雕塑家极力捕捉凝固于其作品之中的内容。谷德昊的《大国脉动》、吴克书和龙宏的《问鼎星辰》、唐勇的《时代丰碑》是这类作品的代表。

  当代雕塑的核心命题是追求艺术的人民性,通过对当代社会中普通人形象的塑造,艺术家为人民立像。通过这一些雕塑作品,观众能够感受到艺术家透过人物形象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和挖掘。雕塑家传神地刻画劳动者、农民、战士以及城市中平凡人物,定格当代中国人民的真实面貌。这些作品不单单是对个体的描述,还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刘元捷的《帅爸爸》、郑晴川的《囡囡回家乡》、刘英伦的《温暖的童年》、耿延民的《青春赞歌》、尹悟铭的《不熄的炉火》、吴运的《金秋送法暖》、张云的《早高峰》、曾维林的《阔步向前》等,这些作品通过或写实或夸张的日常生活场景描绘,捕捉了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展现了人民生活的丰富多彩和温情故事。这种对当代人民形象的塑造,饱含着对个体的敬意和充分尊重。在表现人民故事的作品中强化叙事性是本次展览作品的一个特点,不少雕塑作品构建具有叙事性的场景或创作系列作品,使观众能够在欣赏作品时,感受到故事中的时光流动和丰富的情感层次。彭汉钦的《千年美丽》、于洋的《美的历程》、谢璇的《我的父亲母亲1983—2023》属于这类作品。

  参展雕塑家通常很重视社会责任担当,主动肩负起凝固特定时代背景下的集体记忆、社会意识的责任,通过雕塑艺术将历史与未来连接为一体。以雕塑的视觉形式呈现当代的民族精神,也是本次展览的一个重要观看线索。许多雕塑家塑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英雄人物、革命者、建设者、奉献者,反映风云激荡的社会历史和民族精神的发展历史。如孙妍的《同唱》以浪漫主义手法表现了抗战时期的文艺女兵以歌声带给大家希望,鼓舞部队走向胜利的历史图景。余晨星的作品《仁·心——致敬中国爱心护理志愿者》,取材自2023年南丁格尔基金会国际成就奖获得者章金媛与她的志愿服务团队的事迹,塑造了医护人员的群像,展现对社会的关爱与奉献。《太空教师——王亚平》塑造了中国航天员王亚平的形象,展现了当代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和人民的自豪感。《烈火骑士——龙麻子》以消防员的形象为创作主题,展现了在危险面前勇敢无畏、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英勇气概。

  孙妍(吉林) 同唱 雕塑 85×100×50厘米 第四届中国美术奖·金奖

  此外,本次雕塑作品展中有不少作品的创作灵感明显来源于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展览上有不少艺术家尝试将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如水墨画、书法等)与现代艺术形式(如装置艺术、影像艺术等)相结合。这种融合不仅展现了艺术家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反映了人们在全球化语境中对本土文化的重新认同和审美回归。艺术家重视对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在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和历史符号,通过对民间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展现中国文化的深度和广度。这些作品大都体现了跨越古今的民族精神和当今国人的文化自信,艺术家通过雕塑艺术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挥了艺术在铸造民族精神和文化认同中的重要作用。张新宇的《看山还是山》在展览上非常引人注目,这件作品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文人画,作品构成方面又有很强的设计因素,作品通过不同视角展现出古画山体不同的视觉形式,从侧面看是起伏的山峦,正面看则是一幅写意山水画,诠释了“看山还是山”的艺术精神与人生境界。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雕塑家对民间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和独到见解,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进行的创造性转化和融合的努力。通过这些作品,观众能够感受到中国文化精神和审美趣味的现代表达。李罡的《新征程·1933》表现了新中国雕塑先驱刘开渠学成归国拜访蔡元培先生的场景,体现了中国近现代雕塑的现实主义传统,并开创了新一代的叙事方式。王健权的作品《角色》选取了中国戏曲中的丑角、老生等经典形象,让古老戏曲艺术的视觉形式迸发出新的活力和表现张力,回应了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的主题。

  尽管本次展览在艺术表现上呈现出相当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但在题材深度挖掘和艺术探索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部分作品过于追求形式上的新颖,忽视了艺术内涵的深度和力度,导致作品显得表面化,缺乏思想穿透力和艺术震撼力。一些作品在尝试融合传统与现代时显得生硬,缺乏自然流畅的过渡和内在的逻辑性。部分作品试图反映社会现实和时代议题,但在表现力度和深度上存在不足,仅仅停留在对于表面现象的描绘,未能深入挖掘社会问题的根源,缺乏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性思考。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雕塑作品展是一次对中国雕塑全面而深入的展示。它不仅让我们正真看到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艺术家对时代精神的深刻理解和表达。艺术家通过雕塑作品反映时代精神、表现民族情感,塑造了人民的形象,传承和弘扬了超越时空的民族精神,展示了当代雕塑艺术在反映时代风貌与社会现实方面的巨大潜力。这些雕塑作品通过形象、材质和空间感的多样化表现,既展现了中国艺术家对当代社会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也体现了雕塑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形式在塑造民族精神、传承历史背景和文化方面的无法替代性。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成就的象征,更是对中国社会精神力量的凝聚和升华。随着中国美术事业的快速地发展,相信中国雕塑艺术将在未来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

相关标签: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微信

首页 顶部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