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体看辽宁丨半月谈:曙光乍现——何以“红山”
初秋,辽宁西部的朝阳市天高云淡,草木犹翠。位于朝阳市境内的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群的灌木和樟子松迎风飘摆,修缮一新的博物馆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这个地方进行一场文明探源之旅。
根据国家文物局发布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牛河梁考古发现,把中华文明起源向前推进了500至600年。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是20世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世界性考古大发现,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国内最早文明形态在此发现,五千年文明曙光由此初现;中国最早的龙图腾和礼制雏形在这里被发掘、确认……
在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第一地点女神庙附近,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组成的考古队正进行考古发掘。现场拉起警戒线多个探方、探沟大小不一,最深达到4米多。一些和地表土层颜色明显不同的夯土在下探的土地切面上显露出来,现场工作人员告诉半月谈记者,这是最新发现的9个台基。
“台基相当于现在盖房子的地基,我们在这里发现了由9个台基组成的台基建筑群,占地面积近4万平方米。”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牛河梁遗址田野考古项目执行领队郭明说,“这样大规模的建筑址加上之前发现的女神庙,以及有着大量陶片的‘陶片窝’、有灶台和柱洞的建筑址等,共同佐证牛河梁的红山社会存在一个较严密的社会组织架构,具有强大的动员和组织能力。”
根据国家文物局发布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从距今约5800年开始,中华大地上各个区域相继出现较为显著的社会分化,进入了文明起源的加速阶段。以西辽河流域的牛河梁遗址为代表的红山文化处在古国时代的第一阶段,距今5800到5200年前后。
“这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文明形态。牛河梁的红山文化考古新发现,把中华文明起源向前推进了五六百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世界考古研究室主任贾笑冰说。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现于1981年,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196件红山时期的玉器,并有大量彩陶器、石器、积石冢等。
朝阳牛河梁遗址博物馆馆长王轩龙介绍,遗址以女神庙为中心,祭坛和积石冢环绕四周,是一处独立于居住地之外的规模宏大的史前墓葬和宗教祭祀场所,是5000多年前红山先民祭祀祖先和天地的所在。
当年组织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的我国考古学泰斗苏秉琦曾指出,辽西地区是“中国文化总根系中一个最重要的直根系”。他表示:“牛河梁红山文化坛、庙、冢三种遗址的发现,代表了我国北方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顶配水平,从这里我们正真看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曙光。”
红山文化发源于东北地区西南部,分布范围在东北西部的热河地区,北起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南至河北北部,东达辽宁西部辽河流域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大凌河上游。
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女神庙保护展示馆位于牛河梁山梁上,海拔为671.3米,南与猪首山遥遥相望。这里松林环绕,从展示馆二楼往下看,能够正常的看到当年发掘的女神庙遗址。
这座坐北朝南的红山时期大型建筑遗址,为半地穴式土木结构。建筑中有大小不一的女性形象雕塑和动物形象雕塑,这些女性雕塑正是红山人供奉的塑像。其中,一个高22.4厘米,面宽16.5厘米,相当于真人脸大小的女神面像引起考古人员的注意。
苏秉琦等考古人员研究后认为,女神塑像是5500年前红山先民模拟真人塑造的神像,是有名有姓的具体人物,她是红山人的女祖,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共祖。正因如此,这座遗址被称作女神庙,是迄今所知国内最早的庙宇遗址。
“牛河梁的遗址和建筑群,反映了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早期国家形态,是中国乃至东北亚地区文明起源的重要见证。”红山文化专家、曾主持红山文化发掘工作的郭大顺说。
在牛河梁高等级墓葬中,出土了随葬的玉猪龙。专家觉得,玉猪龙可能是将猪与熊的形象兼收并蓄,经过高度抽象化艺术处理而形成,成为红山族群共同崇拜的偶像。
在苏秉琦看来,玉猪龙所凝聚的龙文化符号,影响到后世甲骨文等多种形态的龙字。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雕龙,其原型也要追溯到红山玉猪龙。
中国考古学会秘书长刘国祥认为,牛河梁遗址随葬玉器种类和数量多寡及组合关系变化反映出墓葬的级差,这是目前能够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玉礼制形态,对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玉器及夏商周三代玉器均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贾笑冰表示,从内蒙古、辽宁、河北的红山文化考古发掘来看,从时间和地域上能够准确的看出红山文明呈现出自北向南逐步向中原地区迁徙演进的连续性和统一性。郭大顺说:“考古发现证实了中华文明诞生后不曾间断,五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自北向南演进,展现出较为成熟的发展脉络。”
在目前发现的牛河梁墓葬中,挖掘出土的尸骨近百具,在第二地点、第五地点、第十六地点均有中心大墓。最吸引眼球的是第五地点中心大墓的一具头枕玉璧、手握玉龟的老人遗骸。
这处墓葬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墓主人头向东,身边有7件随葬玉器,包括勾云形玉佩、箍形玉、玉镯、玉璧和玉龟等。
郭大顺认为,箍形玉是墓主人与神灵沟通的中介神器,是墓主人神权地位的象征。勾云形玉佩是证明墓主人生前权力显赫的象征。墓主人双手各握一只玉龟,这一般是具有王权的人才能用的。五千年前,谁有如此尊贵的地位呢?
牛河梁遗址的墓葬中出土的精美玉器,不仅是墓主身份地位的象征,更具备了礼器的功能。从唯玉为葬的墓葬特征到随葬玉器的等级分化,红山文化的玉器使用规范,为我们揭示了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的一角。
现有考古发掘表明,牛河梁遗址是单独祭祀之所。考古学家们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如此巨大的祭祀场所,附近应当有相应的大型居住类遗址,但红山文化遗址中至今未发现这样的居住场所。
2022年6月,在距离牛河梁遗址6.5公里的上朝阳沟遗址,考古工作人员在勘探大约10万平方米的区域后,发现了27座“房址”,它们的平面近似“凸”字形,为直壁、平底的半地穴式房屋,建有长门道。郭明表示,有些陶片显示这处遗址和居住有关,但由于未经全面考古发掘,目前还不能下定论认为是牛河梁遗址对应的居住类遗址。
虽然红山文化还有很多未解之谜,但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见证和载体,它值得继续深入发掘和探索。从陶器的制作技术到玉器的造型艺术,红山文化在继承辽西区域本地传统的同时,也不停地改进革新突破。“这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仅体现了红山文化的包容性,更为后世的‘天人合一’思想提供了最早的蓝本。”郭明说。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对红山文化的探究,不仅是对过去的探索,更是对未来的启迪:它将帮助人们更好地厘清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脉络,为探索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