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一级雕塑企业 重点推广单位

中国20强雕塑企业 315诚信单位

安博体育app地址下载-产品PRODUCT CENTER
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瞰是龙岗!_深圳_客家_速度

时间:2024-04-13作者: 安博体育app地址下载安装

  ▲深圳·星河双子塔,坐落龙岗,为中国最高等高双子塔,远处为平安金融大厦。陈烁明 摄

  在改革开放之前,深圳只是广东省南端一个平凡的沿海地区,面积1997.47平方公里,70%以上是山地丘陵。

  ▲2017年以前坪山区、大鹏新区在行政区划上归属龙岗,泛称大龙岗区。陈景逸 制

  深圳最高峰梧桐山,以海拔944米的高度伫立于中部,相传古时有一神龙在此腾空而起,后落于山岗,旋化青烟升天,此地便被命名为“龙岗”。

  若以龙岗为中心,深圳的地形如一只在海湾上展开双翼的大鹏鸟,如其别名“鹏城”,整体地势东高西低。西南地区多为沿海平原,海浪冲刷形成了大片肥沃的海积平原。

  东部则是一片山地,笔架山、七娘山、排牙山等平均海拔800米的山地在此形成一道山墙,每年拦截了来自海上的南海台风、太平洋台风,将暴风雨化作河流与湖泊。

  深圳的大河均发源自山地,在深圳中部,两条发源自梧桐山的大河呈对角线分布:一条横贯西南沿海,划出深港分界线,即深圳河;另一条则流贯东部山林——龙岗河,化作43条支流滋养万物。

  在城市还未建设起来之前,这里的生活如流水般缓慢,这就是最早的“深圳速度”——山川的速度。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深圳河流域为主的西南平原被划作特区,经济快速的提升,俗称“关内”;相反地,龙岗河流域属“关外”(现均属于深圳市范围),发展缓慢。

  然而,在特区经济快速地发展的同时,工业及城市用水量也随之倍增,深港两地慢慢的出现严重的淡水资源短缺问题。

  彼时,最大的淡水来源均分布在“关外”,山地拦截了大量的雨水,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则成了天然的蓄水池,总体降雨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龙岗西北部雪竹径公园的托坑水库,水域面积6.96公顷,截止至目前,龙岗区共有水库40座。陈烁明 摄

  龙岗河,为深圳集水面积最大的河流,其全长39.3公里往北注入西枝江,成为惠州最大的河流——东江的一部分。

  1964年,广东省政府决定从东江引水缓解深圳淡水短缺问题。东江水通过6个拦河坝、8个抽水站、2个调节水库和16公里人工渠道引入特区,龙岗诸多的湖泊也逐渐被改建为水库蓄水,发展东部供水工程将淡水引向西南方缺水区。

  川水缓缓流经山地,输入“关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的目光聚焦于特区的辉煌,龙岗则以供水默默支撑这座城市的运转。

  深圳不是一天建成的,人们大多熟悉改革开放后深圳猛然崛起。殊不知在古代,深圳也经历过无数次起起落落,最典型的一次,在清朝。

  早在他到来的一百年前,深圳还被称作新安县。公元1661年,清朝廷为防反清复明的势力,实施了长达20余年“迁界禁海”政策,原住在此地的居民均被驱赶,新安县成了一片了无人烟的荒地。

  ▲大鹏所城,明代取“革故鼎新,去危为安”之意设新安县,为海防之地 。来源:图虫创意

  禁海政策取消后,广东地方政府开始招垦劝农,罗瑞凤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来到了龙岗。

  由于新安县沿海一带海盗猖獗,罗瑞凤等客家移民多在龙岗聚居,梧桐山、梅林山在龙岗东南端形成一道天然的山墙,山墙内则是一片旷阔的丘陵,客家移民在此建起一座座巨型的堡垒——客家围屋。

  ▲龙岗鹤湖新居,被誉为“客家第一围”,占地面积22000平方米。大雄 制

  客家人的生活以围屋为核心,历代重视“耕读”,围屋外部被开垦为田地,种植水稻等农作物,内部则办设私塾供子孙上学,祭祀、婚丧等宗族的重大节日均在围屋中举行。

  然而这样的生活非常封闭,客家人选择翻越山林,探索更大的天地,罗瑞凤就是这里面之一。据《罗氏族谱》记载,罗瑞凤初到龙岗时一边种地,一边走街串巷做生意,后经商范围扩大至整个新安县。

  客家人通过贩卖油、米等日用商品,在各地建立市集“墟市”,办设糖厂、酒坊、榨油坊等。

  通过发展商贸,客家人打破了曾经的“耕读”传统,以龙岗为核心,跋山涉水向沿海扩散。其脚步所到之处,逐渐形成大片的客家方言区。

  在现代化的浪潮还未来袭以前,人们翻山越岭,用双脚丈量土地,这是古代的“深圳速度”——翻山的速度,敢为人先的客家人以自身的脚步,为这片荒野滩涂注入活力。

  伴随着客家人的脚步,这座沉寂已久的城市逐渐苏醒。根据史书记载,清朝中后期,新安县人口在150年间已增至23万人,村庄增至865座。曾经荒芜的景象不再,山地森林分布着围屋、商铺、市集,沿海地带的盐业、渔业也恢复禁海前的繁荣。

  更多来自五湖四海的移民,随即进入新安县,他们的脚步如点点星火,不断推动这片土地的发展,未来他们还将迎来更大的变革,彻底改变了这座城市的面貌。

  进入21世纪,深圳经济快速的提升,已成为改革开放最成功的试验田之一。然而,特区面积狭小,396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载着1035.79万的人口,人口高度密集。

  2010年深圳经济特区扩容,龙岗正式纳入特区版图。于是,蛰伏已久的龙岗由此迎来腾飞的时刻——化身为深圳的东部之心。

  早在90年代,龙岗便通过招商引资打下工业基础,尤其电子及通信设施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华为、比亚迪、中元电子、粤宝电子等一批优质企业先后落户龙岗。

  ▲龙岗产业体系变化示意图,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数十年来都是龙岗的核心产业。大雄 制

  华为,初始时期仅为龙岗一个电子通信设施供应商,90年代末开始发展芯片研发而一跃成为业界龙头,进而吸引大量的关联科技公司在龙岗汇聚,形成了位列全球第三的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这是一种典型的“深圳速度”,尽管早期身处关外默默无闻,如今龙岗一跃为全国工业百强区榜首,GDP从1993年的52.18亿元,发展到2022年的4759.06亿元。

  ▲龙岗坂雪岗科技城,汇集华为、康冠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龙岗如今连续五年位居全国工业百强区榜首。陈烁明 摄

  经济的腾飞,也带来城市风貌的巨变。2011年,第26届世界大会于深圳举办,主场馆坐落龙岗,一批国际A级标准的体育场馆、城市设施随即建起,加速了龙岗的现代化建设。

  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运动健儿在此齐聚,将龙岗推向了另一个发展起点——深圳国际文体活动交流中心。

  大运会的机遇,使龙岗成为一扇面向世界的窗口,NBA季前赛、国际冠军杯足球赛、世界女子冰球锦标赛等国际赛事,中超联赛、英雄联盟等大型联赛于此举办,国家田径队和国际象棋队也把龙岗作为训练基地。

  ▲来源:深圳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视觉中国、深足俱乐部、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大运会也给龙岗带来了地铁3号线,龙岗交通发展全面提速。对内,龙岗沟通了深圳市内各区;对外,厦深高铁、深汕铁路、广深铁路穿境而过,“湾区号”国际班列从龙岗走向世界。

  随着时代的变化,深圳速度又有了全新的内涵追求:不再一昧追求“时间”与“效率”,更加珍视“生命”与“质量”,而这时的龙岗,是“书香氤氲”的——

  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内汇集了深圳重要的国际高等教育资源: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吸引了全职院士15人、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3家,成为全国国际合作办学最多的区域之一。

  ▲从左至右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来源:视觉中国、叶志伟

  此外,龙岗还是文艺又充满了许多活力的,多元的文娱活动无论是油画、舞台剧、喜剧、live演唱,及各种体育赛事,均在龙岗落地开花。

  ▲大芬美术馆,90年代大芬开启了国内少有的油画加工、出口产业,至今成为中国最大的商品油画生产及交易基地之一。李琼 摄

  于是,龙岗诞生了一种全新的深圳速度,它快慢相间,切换自如。高楼大厦与青绿的自然环境交织在一起,人们得以在繁忙的都市生活及清净的休闲生活中自在地切换。

  ▲龙潭公园,如今龙岗有271座公园,绿道564公里,日常可谓“推窗见绿,漫步进园”。来源:视觉中国

  这是一种全新的龙岗速度,它时而疾,时而徐,让人们既能日行千里,也能悠然漫步。

  因为龙岗曾如川水般沉寂,见识过城市还未建设起来的山林底色,它更懂得蓄势前行,而非一味高速飞步。

  因为龙岗曾翻越高山的拦阻,经历过特区还未发展以前的起起落落,它更重视稳步前进,追求效率却始终不忘根本。

  这样的龙岗,走出了一种疾徐有道的脚步,如今,传奇般的“深圳速度”已过去四十多年,一种新的速度已悄然崛起,它既能飞跃山海,亦可安然俯卧。

  [1] 深圳市龙岗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龙岗区志[M]. 方志出版社, 2012

  [3] 深圳市龙岗区委宣传部编. 深圳龙岗客家围龙屋[M]. 花城出版社, 1999.

  [5] 深圳自然资源与经济开发[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6.8.

  [7] 黄震. 深圳滨海客家定位初探[J].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12.

相关标签: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微信

首页 顶部 电话